4,225 | 159 | 29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差异化、多元化的特色产业是特色村寨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以武陵山区利川特色村寨为例,在分析其发展优势、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民宿+"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避免了产业的同质化与单一化,同时又发挥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其具体发展路径为"民宿"+自然生态;"民宿"+民风民俗;"民宿"+村寨科考;"民宿"+运动休闲;"民宿"+健康养老。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Abstract:Specialty industries with the featur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pluralism are the key to the sustainable village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is paper is a case study of Lichuan Specialty Village and analyzes 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t proposes a B& B + model to avoid the homogeniza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while binging all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full play,whose actual approaches are B & B plus natural ecology,B & B plus local customs,B & B plus village investigation,B & B plus leisure- based sports and B & B plus health care,which should have some reference value to the new approaches to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ty villages in other ethnic minority areas.
(1)张风,李海珠:《发展海南民宿旅游的建议》,《海南日报》2012年2月17日第6版。
(2)俞利芳:《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和升级研究----基于休闲度假的民宿旅游》,《科技和产业》2010年第11期。
(3)邓念梅,詹丽:《西南民族地区民宿旅游发展的现状、风险及对策探讨》,《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第7期。
(4)廖寿明:《发展精品民宿的几点思考》,《中国旅游报》2014年7月4日第12版。
(5)蒋佳倩,李艳:《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旅游研究》2014年第4期。
(6)李德梅,邱枫等:《民宿资源评价体系实证研究》,《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5年第4期。
(1)吴楚材,吴文章:《生态旅游概念辨析》,《旅游学刊》2007年第1期。
(1)李忠斌,李军,文晓国:《武陵山区特色村寨建设新思路:基于夹壁村的调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第1期。
(2)李忠斌,李军:《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基于13个自治州的主因子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谷树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资源科学》2013年第1期。
(1)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全体会议:《人类环境宣言》,瑞典,斯德哥尔摩,1972年6月5日。
(2)王天津,田广:《环境人类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
(3)赵杨:《近年来我国民族文化资源保护问题研究综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黎昕,赖扬恩:《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东南学术》2011年第5期。
基本信息:
DOI:10.13727/j.cnki.53-1191/c.2016.06.017
中图分类号:F592.7;F719.2
引用信息:
[1]李忠斌,刘阿丽.武陵山区特色村寨建设与民宿旅游融合发展路径选择——基于利川市的调研[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06):108-114.DOI:10.13727/j.cnki.53-1191/c.2016.06.017.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特色村寨建设的理论探讨、效果评价和政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AMZ009)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