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4, 03, v.41 93-100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现实路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中华传统的中国经济学解释研究”(2023JZDZ022);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2024BSLW18)阶段成果
邮箱(Email):
DOI: 10.13727/j.cnki.53-1191/c.20240422.006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产业为载体的新型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更是促进社会财富合理分配、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重要手段。面对新一轮技术变革带来的经济结构失衡、全球经济转型、财富分配不均等一系列现实挑战,本研究提出了综合策略路径,包括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贸易模式、平衡财富分配、培养战略人才、协同发展速度。为落实这些措施,需要国家、企业与社会的协同合作,通过深化系统性改革增强国际竞争力,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综合施策,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Abstract:

New-quality productivity is a new type of productivity with innovation as the core and industry as the carrier. It is not only a key driving force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wealth and achieve the unity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n the face of economic structural imbalances, glob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nd other problems brought about by a new wav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is study proposes a series of strategic pathways, including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ing the trade models, balancing the wealth distribution, cultivating the strategic talents, and coordinating the development speed. To implement these strategies, collaborative efforts between the state,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are required. By deepening systematic reforms and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s well as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ies at both the macro and micro levels, we will steadily advance the goal of shared prosperity for all people.

参考文献

① 杨小军:《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载《上海经济研究》2023年第11期。

(1)卢雪,杨洪:《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配置与共同富裕》,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

(2)梁炳辉:《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与驱动路径》,载《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年第5期。

(3)任平,孔鑫怡:《论差异性社会共同富裕的正义原则》,载《理论探讨》2023年第6期。

(4)陈敏,刘会柏:《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及其对共同富裕的启示》,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

(5)钱书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应对: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读》,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年第5期。

(6)吴韵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时空演化和形态演变》,载《科学社会主义》2023年第4期。

(7)杨婧妍,李昱嵩:《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载《经济与管理》2023年第5期。

(8)陶祥兴,陶永建,章迪平:《应用型数信复合人才“四融合”育人体系构建》,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年第5期。

(9)王思霓:《中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历史演进、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载《中国青年研究》2022年第3期。

(10)芮绍炜,康琪,操友根:《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加强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研究:基于上海实践》,载《中国科技论坛》2023年第9期。

(11)侯冠宇,熊金武:《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计量与QCA分析》,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12)田莉,夏菁:《区域—城乡发展失衡与规划公平: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视角》,载《规划师》2022年第10期。

(13)侯冠宇,熊金武:《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fsQCA分析》,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8期。

(14)侯冠宇,张震宇,董劭伟:《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现实路径》,载《湖南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15)张光先,钟晓敏:《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内在逻辑和实践进路》,载《财经论丛》2023年第12期。

(16)袁靖,贾雪莹,陈伟:《珠三角城市群绿色金融一体化协同发展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载《统计与决策》2023年第16期。

(17)郑休休,刘青,赵忠秀:《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企业出口调整:“优胜劣汰”与“提质升级”》,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

(18)梁甲瑞,马翠红:《蓝色经济通道的概念、理论基础及中国维护蓝色经济通道安全的路径》,载《世界地理研究》2021年第3期。

基本信息:

DOI:10.13727/j.cnki.53-1191/c.20240422.006

中图分类号:F124.3;F126

引用信息:

[1]侯冠宇,张震宇.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现实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1(03):93-100.DOI:10.13727/j.cnki.53-1191/c.20240422.006.

基金信息: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中华传统的中国经济学解释研究”(2023JZDZ022);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2024BSLW18)阶段成果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