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3, v.42 72-80
代际视域下农村留守老人家庭智能监控生成逻辑、实践困境与可能路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低龄老年人就业意愿与行为偏离的弥合机制研究”(23BRK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赋能还是负担?智能化工作变革对年长员工的影响及其适应行为和效果研究”(72371118)阶段成果
邮箱(Email):
DOI: 10.13727/j.cnki.53-1191/c.20250429.001
摘要:

在城乡流动加速的社会变迁中,数字信息技术进入农村留守老人的家庭生活。在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村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外力驱动,以及农村家庭养老资源匮乏、城乡代际互动需求等内力的牵引下,农村家庭代际互动新媒介——家庭智能监控应运而生,成为城乡代际情感传递、代际日常照料、家庭安全监护的有效载体。同时,智能监控下的农村留守老人家庭代际互动也存在养老照料供给不足、代际冲突频发、侵犯老人隐私与代际权力关系逆转等问题。基于此,构建了整合血缘、地缘、社缘熟人关系的农村留守老人家庭智能监控良性运行的可能路径。

Abstract:

During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with accelerated urban-rural mobility,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in depth and permeating the family lives of the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Under the external impetus of the rural digital construction and the quickening rural aging population, as well as the internal pressure of the scarcity of the family-based elderly care resources and the demand for urban-rural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the family-targeted smart monitoring as a new medium of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in rural families has emerged. It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carrier for intergenerational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daily care, and family safety supervis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such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like the insufficient supply of elderly care, frequent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s, the invasion of the elderly's privacy, and the reversal of intergenerational power relations. Based on thi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some possible solution approaches for the benign operation of the family-targeted smart monitoring for the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by integrating the acquaintance relations from the consanguineous, geographical and social aspects.

参考文献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02页。

② 周晓虹:《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载《青年研究》1988年第11期;周裕琼:《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对家庭内“静悄悄的革命”的量化考察》,载《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③ 伍麟,朱搏雨:《乡村数字反哺的代际合作与行为选择》,载《中州学刊》2022年第5期;陈华:《媒介里的守望:留守家庭的在线连接、异质互动与单向凝视》,载《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④ 蒋俏蕾,刘入豪,邱乾:《技术赋权下老年人媒介生活的新特征——以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为例》,载《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3期;陈洪友:《从差序格局到新媒介框架——我国乡村传播结构转型的考察》,载《编辑之友》2020年第9期。

⑤ 景义新,孙健:《数字化、老龄化与代际互动传播——视听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反哺分析》,载《当代传播》2020年第4期;王敏芝:《媒介化时代“云交往”的场景重构与伦理新困》,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9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27)[2025-03-31].https://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湖南省民政厅网:《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老龄办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2018-02-27)[2025-03-31].https://mzt.hunan.gov.cn/mzt/xxgk/zcfg/wj/201802/t20180227_4962203.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10-25)[2025-03-31].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2024-07-21)[2025-03-31].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770.htm?jump=true.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2021-11-12)[2025-03-31].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75948.htm.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2024-05-08)[2025-03-3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6/content_6957138.htm.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5-01-01)[2025-03-31].https://www.gov.cn/gongbao/2025/issue_11906/202503/content_7011166.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01-02)[2025-03-31].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266232.htm.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19-05-16)[2025-03-31].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5/16/content_5392269.htm.

(10)郑雄飞,吴振其:《孝而难养与守望相助: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问题研究》,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

(11)杜鹏:《积极老龄观视野下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载《中国人口科学》2022年第6期。

(12)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网:《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2024-10-25)[2025-03-31].https://www.chinafpa.org.cn/tzgg/202410/t20241025_19389.html.

(13)唐灿:《家庭现代化理论及其发展的回顾与评述》,载《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14)访谈对象:SWN,汉族,农民;时间:2023年7月23日;地点:福建省泉州市某区J镇X村。

(15)李钧鹏,茹文俊:《论虚拟社区中的互动仪式链》,载《广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

(16)访谈对象:HWQ,汉族,农民;时间:2023年7月23日;地点:福建省泉州市某区J镇X村。

(17)访谈对象:ZHW、HPM,汉族,农民;时间:2023年7月20日;地点:广东省高州市X镇D村。

(18)访谈对象:ZHW,汉族,农民;时间:2023年7月19日;地点:广东省高州市X镇D村。

(19)访谈对象:CYM,汉族,农民;时间:2023年7月23日;地点:福建省泉州市某区J镇X村。

(20)陈华:《媒介里的守望:留守家庭的在线连接、异质互动与单向凝视》,载《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21)访谈对象:ZHW,汉族,农民;时间:2023年7月20日;地点:广东省高州市X镇D村。

(22)马嘉蕾,高传胜:《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逻辑与实践隐忧——基于“动因-资源”分析框架的案例研究》,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第1期。

(23)李长远:《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农村养老服务治理的实践进路》,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第6期。

(24)刘妮娜,程士强:《社会与市场的联动:市场经营社会的模式划分与运作逻辑——以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为例》,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基本信息:

DOI:10.13727/j.cnki.53-1191/c.20250429.001

中图分类号:TP277;F323.89;D669.6

引用信息:

[1]彭青云.代际视域下农村留守老人家庭智能监控生成逻辑、实践困境与可能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2(03):72-80.DOI:10.13727/j.cnki.53-1191/c.20250429.001.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低龄老年人就业意愿与行为偏离的弥合机制研究”(23BRK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赋能还是负担?智能化工作变革对年长员工的影响及其适应行为和效果研究”(72371118)阶段成果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